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:标准之墙 规则之链 谎言之刃——起底美西方国家“低端锁定”全球南方

  新华社记者阚静文 刘赞 陶方伟

  中国科技企业华为本月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,成为世界各大商业和科技媒体关注的焦点。然而,因美国的制裁打压,在国内市场“强势回归”的华为智能手机业务在国际市场上仍受到严重限制,全球销量远未回到制裁前的水平。

  华为的遭遇是美西方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案例。它们试图阻断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路径,将其“锁定”在产业链低端,从而维护西方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。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的“低端锁定”策略早在殖民时代就已开始,直至今日它们仍在花样翻新、手段迭代,阻止发展中国家向产业链高端攀登。

  殖民压榨 贻害至今

  历史上,西方国家通过暴力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殖民掠夺和统治,将被殖民国家和地区控制在产业链底端,使其沦为西方宗主国的经济附庸,形成“殖民地、半殖民地提供初级产品,宗主国生产工业品”的“中心-外围”分工体系。虽然多数殖民地、半殖民地此后纷纷在政治上获得独立,但仍有不少新建立的发展中国家难以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。

  以中东地区的产油国为例,20世纪20年代起,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垄断资本控制了该地区的石油资源。为获得廉价石油,西方国家通过垄断关键炼油技术,使产油国无法开展效益更高的原油深加工,也无法建立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。产油国只能出口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,而西方国家则长期把持产业高附加值环节。据统计,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,全球仍有近一半的石油炼化产能聚集于北美和欧洲。

  时至今日,西方殖民主义留下的经济秩序依然存在。不少发展中国家仍无法摆脱殖民时代的经济结构,被迫继续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“经济殖民地”,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。

  非洲进出口银行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希波莱特·福法克表示,即便在独立几十年后,不少非洲国家的经济仍依靠初级产品和原料出口驱动,殖民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剥离。他表示,初级产品出口的收益低,极易受全球经济形势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,这进一步导致非洲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中被边缘化。

  设置标准 阻碍升级

  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后,西方国家为维持自身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,继续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设限。相较于殖民时代的暴力掠夺和直接控制,一些西方国家转而采取更为隐蔽的手段,其中之一是在环保等方面设置市场准入的“西方标准”,提升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门槛。

  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往往要从技术门槛低的工业生产环节起步,但这类生产往往伴随着高消耗、高污染。西方国家不顾自身现代化过程中高污染、高排放的历史责任,不但不积极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为环保的工业化,反而设置环保门槛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。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曾以环保为由,实施《国际环境监查标准制度》等技术标准、推出“能源之星”“蓝色天使”等认证标志,为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西方市场筑起壁垒。

  近年来,西方国家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再度提升所谓环保门槛。它们一方面将高排放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进口其廉价产品,另一方面以高排放为由对生产端而非消费端施加“惩罚”措施。欧盟去年推出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,对从海外进口的碳密集型产品收取高额关税,英国、美国也在酝酿出台类似政策。

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一项研究显示,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并未显著推动全球减排,却对全球贸易产生了较明显的负面作用,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转型进程。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,非洲受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负面影响最大,这将导致非洲对欧盟的铝出口下降13.9%,钢铁出口下降8.2%。

国际观察|标准之墙 规则之链 谎言之刃——起底美西方国家“低端锁定”全球南方

  这是2023年11月1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的欧盟委员会总部大厦一角。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

  分析人士指出,西方国家利用“碳关税”抢占低碳产业价值链制高点,而发展中国家要么承受巨额“碳关税”带来的冲击,要么被迫高价引进西方国家的绿色技术和设备,不论哪种选择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转型。